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基于新型YOLOv8图像识别算法与声呐技术的智慧涉水桥梁多栖巡检设备
学校名称: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
参赛队伍:智能冒险小队
队伍编号:205122
参赛学生:徐稷枞 刘诗佳 田德顺  
指导老师:徐伟  
投票日期:2024年10月08日 00:00->2024年12月05日 15:00
请在微信端进行投票。点此扫描二维码。

详细说明

开发背景

我国桥梁里程长,截至2022年末全国公路桥梁103.32万座、8576.49万延米,其中特大桥8816座、1621.44万延米。作为交通要道,桥梁桥墩的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运营。运营期间,桥梁结构病害逐年累积,裂缝,蜂窝面、掉块导致钢筋外露而被进一步腐蚀、变形等隐蔽缺陷日益增多且不易探查。在桥梁巡检领域,目前以人力为主,检测设备功能单一。对于大型桥梁的桥梁底板、高塔柱等,常规的桥梁巡检方式难以兼顾,桥梁墩柱水下部分的巡检工作依旧由巡检人员下潜完成,人工水下作业的时长受限以及桩墩周边漩涡威胁潜水员安全。由此,传统巡检精度低,效率低,受环境限制大,桥梁结构病害难以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巡检数据难以保存和调用,运维困难。并且适用于桥底和水下墩柱的巡检设备仍不完善,无法满足水面水下全方位统一巡检。因此,团队研发了基于新一代YOLOv8图像识别算法、声呐成像三维重构技术和“慧眼”分布式桥梁环境感知技术的巡检多终端,智慧多栖桥梁巡检设备与固定传感设备。

设计原理及方案:

1.基于改进YOLOv8图像识别算法的轻量化病害检测方法

针对当前巡检设备巡检精度不高的问题,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改进YOLOv8图像识别算法的轻量化桥梁病害检测技术,借助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的图像识别技术,经过追踪——动态识别——分类——分割——检测等步骤,对桥梁病害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与数据处理,使得桥梁病害信息观察直观具体化,以缩短常规桥梁检测时间,提高其检测效率。针对桥梁不同种类及不同层次的病害,建立标准数据库采集与病害处理系统,通过定期采集的不同位置病害图片信息进行分析与预处理。

2.二维机械式扫描声呐成像及其三维重构

声波在水中传播衰减程度远低于光波,且具有良好的穿透性,故其成像基本不受弱光与浑浊水况的影响。因此,利用二维机械式声呐扫描获得病害图像像。但声波波长较大,对一些精细的损伤探测精度低,且声呐利用分析回声的时间延迟成像,其所成图像为二维图像,基于此,针对获得的声呐二维图像,本项目采用一系列分析与处理方法,实现对所成图像的三维重构。

3.“慧眼”分布式桥梁环境感知技术

为实现桥梁周围环境信息全方位实时检测,自研“慧眼”分布式桥梁环境感知技术,提出了“固定+移动”全方位监测方案,在桥梁结构物表面或内部安置传感器终端,每个终端集成12颗高精度传感器,由自研并联式微控制集成芯片技术提供控制支持,持续、稳定地收集桥梁周边与内部的各种环境数据,如水流流速、酸碱度、重金属离子浓度、结构变形等,与移动巡检设备上的传感器搭配使用,实现桥梁环境全面监测。

4.水陆双栖全方位分布式智能巡检终端

外部架构上,采用阻力较小的流线型设计,以减少水下复杂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并且使用耐腐蚀、抗冲击、耐腐蚀性能好,且无毒性的绿色环保材料ABS作为外部材料。

内置耐压舱,耐压舱内装载了AUV核心部件,包括控制板、电源板、电子罗盘、水下摄像机、照明器(LED)、深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各类连接线等。耐压舱可以密封保护电子元件,基于流线型的外壳,将耐压舱设计为圆柱形状,采用亚克力材料作为耐压舱主题材料,保证抗压性能良好的同时增强防水性能。

采用齿轮铰链折页结构设计可自主折叠摄像云台,同时在设备底部另外加装摄像头,满足全方位,多角度的自主巡检。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实现病害精准定位,同时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战略安全。

 

产品先进性与创新性

创新点1水陆双栖全方位分布式智能巡检设备

创新性采用水陆两栖结合方式,采用类似潜水艇的耐压舱设计,新型高性能环保材料,并在设备底部加装履带,增强其在桥面上行驶的灵活度,实现涉水桥梁桥面、桥底、桥墩水上、水下部分一体化检测,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使检测效率更高。内建双通道通讯模式,采用北斗定位芯片,实现自主循迹、智慧巡检。

创新点2:基于改进YOLOv8图像识别算法的轻量化病害检测

针对现有的病害检测算法存在的精度较低,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改进的轻量型道路损伤检测算法。替换骨干网络中一些模块,构建新的C2f结构并改进损伤函数,构建新型轻量化检测算法。在提升图像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并基于机器学习,实现病害自动检测。

创新点3:声呐技术成像三维重构与相机检测的融合

考虑到水下环境对相机图像采集的影响,本项目创新性地融合了声呐技术。利用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声呐成像完成水下病害的检测。并且对二维声呐图像进行三维重构,针对桥梁墩柱水下部分的焊缝、腐蚀情况以及结构裂缝等问题进行测定和评估,实现了对水下结构病害的高精度检测,弥补了相机在水下环境中受限较大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巡检精度。

创新点4:“慧眼”桥梁环境分布式感知设备

   构建全方位,高集成的物联网桥梁环境信息采集终端内,提出“固定+移动”全方位监测方案,一次任务可采集超12种环境参数,支持功能拓展。较传统传感设备环境感知能力提升约33%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