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曾在《行者无疆》中写到:“就人生而言,也应该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此款茶具设计元素取自于山的延绵起伏之势,水的碧波荡漾之感,通过抽象形态将山水设计元素融合于茶具设计之中,使作品更加灵动。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具范围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山水一词有三层意思:(1)山上流下来的水;(2)山和水,泛指山、江、河、湖、海;(3)山水画的简称,指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取其前两层词义融入茶具设计之中,从侧视看是由一层一层的堆积起来的造型,宛如山势一般延绵起伏。从俯视看来,一圈一圈的环绕犹如石落水中溅起圈圈涟漪,将茶壶立于茶盘顶端,主题突出,将杯具放置于茶盘较低处,提壶倒水,取义“高山流水”,同时在较高处平台可放置倒流香,云雾从高处流向低处,画面充满朦胧的意境之感。茶杯以及茶壶的外部造型设计上同时也采用了水流的波浪形态,一圈一圈,循环往复,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将传统的山水元素与茶具设计相结合,高山流水之意融入其中,具有强烈的中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