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品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和吹糖人的海报。作品可以分为3部分,背景分上下两个图片,主体糖人为凤凰,还有文字。背景上半部分是做完的成品,下半部分是制作过程;主体是一个凤凰,凤凰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平安、幸福等,被赋予了“华贵、伟岸、进取、太平”的意义,所以我选用凤凰为主体;文字是制作糖人的步骤,使画面更丰富。制作糖人,只需要水和糖,十月甘蔗头糖,再加上干净的水,然后慢慢的熬制到色泽微黄,接下来考验的就是师父的艺术天赋。糖画,读懂糖,就读懂了糖画的灵魂。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
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制作糖人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者都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制作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历史记载:据考,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说家褚人获的《坚瓠补集》里载,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时戏称为"糖丞相"。然后到了清代,糖画更加流行,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更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在民间,吹糖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是由一代一代的艺人们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因此,吹糖人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艺人们用独特的技艺,用简单的颜色创造出造型生动又丰富的糖塑作品,也使其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手工艺者将"吹"与"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制作出一件件惟妙惟肖、活泼淳朴,并且带有浓郁的名族特色的糖人,人们不仅可以食用,也可用来观赏或者把玩,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