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机械工业正处于关键发展期,特别是在板材切割领域,迫切需要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图像识别与自适应算法的便携式板材高精度自动切割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并根据算法迭代来指导切割过程,操作简单且成本较小,同时也实现了对复杂曲线轨迹的切割。
本作品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切割装置、图像识别装置、吸尘装置、定位装置与驱动装置。
本切割系统的核心研究问题在于解决传统切割机在快速切割复杂轨迹方面的局限性,以及提高编程效率的问题。项目重点开发了集成在单片机中的多个关键算法程序,包括图像灰度处理、二值化、边缘检测、图像滤波和数控线性插补算法,并与机械视觉相融合。与现有切割技术相比,本项目提出的基于智能图像识别与自适应算法的便携式板材高精度自动切割系统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图像处理技术、切割系统的控制、吸尘装置的设计、切割机的结构设计。
本切割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精密机械控制,实现了对板材切割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化。系统首先利用相机捕获板材上的预设切割曲线,随后通过灰度化、去噪、二值化等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拉普拉斯算子,通过空间卷积法精确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位置的二阶导数,实现边缘检测,以识别和定位切割辅助定位标尺和刀具的相对位置。通过边缘检测,确定水平方向上与刀具下边缘相切的水平直线,以及垂直方向上定位块的垂直中线,进而准确计算刀具与目标切割曲线的相对位置差值。接着利用切割辅助定位标尺和定位块,结合像素点数量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精确计算出刀具移动距离。最终,通过单片机内置算法程序控制丝杠正反转,实现刀具的精确移动,确保切割系统在工人手动推进下能自动准确地进行对刀进给,从而显著提升切割精度和工作效率。
本切割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算法程序到单片机中,实现了对图像中复杂曲线的自动切割,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编程负担并提升了加工效率。在切割系统上增加切割辅助定位块,使得相机在缩放时能够根据切割辅助定位块,准确得到需要切割的实际距离。采用绿色笔进行曲线绘制以优化图像的灰度化处理,从而提升信噪比(SNR)。通过应用连杆机构确保了板材在切割过程中受力均匀,提高了切割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综合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与编程技术,克服了传统切割机的限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潜力。本项目的图像识别技术配备了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对设备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精度。设计了切割辅助定位标尺,通过相机拍照确定其位置并进行比例换算,从而精确控制刀具的移动,提高了切割精度。为了防止切割产生的碎屑粉末影响相机的拍照质量,降低切割精度,引入了吸尘装置,以实时清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粉末。
本切割系统核心在于开发一套程序算法,该算法结合了图像二值化、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和数据拟合等技术,并将这些算法集成到单片机中,实现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化切割解决方案。这项技术的应用有效减轻了工作人员在编程方面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简化了复杂图形编程的过程,不再需要依赖高水平技术人员,从而显著降低了操作成本并提升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