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项目旨在研发一款多功能电动智能农业装备,解决传统农机能耗高、功能单一的问题,实现耕作、播种、喷洒等功能的快速切换,提升作业效率。我们这个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多能融合,"一机三模"电动农务平台,相较传统设备减少60%能源浪费;智能决策,AI+大数据精准农业管理。"感知-决策-执行"三级容错控制架构,系统可靠性达99.2%,模型训练数据需求减少50%;云端智能管理,"云-边-端"三级数据处理架构,数据采集成本降低70%构建可信农业数据体系。
二,三大核心系统
电动驱动系统:高扭矩轮毂电机组,模块化快换机构(收割/浇水/播种模块),复合地形自适应底盘
智能控制系统:多模态传感器融合单元,自主作业决策中枢(含路径规划、农艺逻辑),人机交互终端(APP/语音控制)
多能融合系统:作物生长状态诊断模块,作业质量实时评估系统,能源动态管理单元
三,三大支撑系统
感知系统:毫米波雷达+多光谱相机+土壤传感器
动力系统:锂电-光伏混合供电网络
运行系统:云端农事管理平台+边缘计算节点4.4技术指标,电动装备能效提升20%,智能决策准确率≥90%,多能模块切换时间≤5分钟,充换电设施覆盖半径≤5公里。
四,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
1.技术特色
多模态智能融合系统
集成环境感知(土壤湿度/作物生长视觉识别)、路径规划(北斗+UWB精确定位)与机械臂控制技术,突破传统农业机械单一功能限制,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闭环智能作业。
2.模块化电动底盘设计
采用可扩展的电动履带底盘平台,配备快换接口,3分钟内可完成浇水、播种、收割模块的切换,相较传统燃油农机能耗降低60%且零排放。
3.功能创新
AI自适应作业系统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识别20+种常见农作物生长状态(如叶面含水量、果实成熟度),动态调整作业参数(灌溉量/收割力度)
首创"边收割边播种"联合作业模式,收割同时完成土地整理与新种播撒
全天候协同作业网络
支持5台设备组网协作,通过LoRa自组网技术实现任务分区与避碰协调,夜间自动切换红外作业模式,实现24小时不间断农务。
4.应用创新
针对5-20亩中小型地块开发紧凑型设计(机身宽度<1.2m),解决大型农机无法进入棚栽/梯田场景的行业痛点,作业效率达人工的15倍。搭载农业大数据终端,实时上传作业数据至云端生成数字农情报告,农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监控并接收农事建议,形成"硬件+服务"新型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