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0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排》
Loading...

作品名称:《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排》
学校名称:西安培华学院
参赛队伍:声屏匠芯
队伍编号:209120
参赛老师:赵伟  
投票日期:2025年10月10日 00:00->2025年12月15日 15:00
请在微信端进行投票。点此扫描二维码。

详细说明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排》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不仅培养学生掌握节目策划与编排的基础理论,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在数智化背景下的实战应用能力,结合学校“全人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策划能力和技术素养,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更高要求。课程以经典策划理论为基础,深度融合近年的优秀节目案例(如央视《二十五年流行语》系列策划及各类获奖节目模式),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逻辑、编排策略与评估方法,强化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

课程紧密围绕应用型课程改革目标,从课程定位、内容设计、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四个维度进行系统建构与持续改进,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数字赋能”的教学理念。重点教学内容将节目策划理论、编排技巧与数智工具应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从创意产生、方案撰写到流程管控、效果评估的全流程实操能力。同时,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化自信与职业伦理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

在数智技术与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排作为一门关键应用型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主动适应新时代需求,我作为课程负责人,依托本课程已运行四轮的教学基础,积极申请并获批学校“AI赋能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于本学期系统开展了以“数智赋能视界”为主题的云课创新实践,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端平台(如“云课堂”),着力提升学生的数据思维、策划能力与创新意识。

本人作为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具有二十余年广播电视业界经验并获高级编辑职称,同时也是校级应用示范课与课程思政示范课《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负责人。自2019年起引领《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排》课程教学团队持续推进课程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可持续教学团队。 

课程特色与创新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聚焦“数智素养”与“创新策划”双核驱动

课程目标清晰定位於培养“技能扎实、思维前瞻”的复合型策划人才。一方面,使学生系统掌握节目策划、编排及收视率分析等核心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强化学生运用数智工具(如AI分析、云端协作平台)进行市场洞察、创意生成和效果评估的能力,推动学生从传统策划向数据驱动型、创新型策划转型,为行业输送能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策划人才。

二、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教学全流程

课程深度整合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构建“云课”教学模式。利用智能平台实现资源推送、实时互动、小组协作、数据可视化分析等功能。例如,引入AI分析工具辅助学生进行节目模式分析、受众画像勾勒与播出效果模拟;通过云端实录与远程连线,模拟“同步课堂”及跨地域策划会议的真实场景,突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与内容呈现方式。 

三、案例驱动与实战项目深度融合

课程采用“案例剖析+项目实践”的双轨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深度解析国内外经典节目案例及前沿动态(如央视《见证·亲历》栏目的策划经验);在实践层面,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全流程项目实战,如完成一档新节目的完整策划案、撰写特定主题的编排方案、利用数智工具进行收视率分析与优化建议。通过“做中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与思政引领有机统一

课程积极践行“新文科”建设理念,推动传媒艺术、数据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通过设立“时政热点导引”、“传媒前沿讲座”、“数智赋能工作坊”等模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综合素养。同时,将价值塑造贯穿教学始终,通过“每课一悟”、“策划伦理辨析”等环节,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