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瓷韵邂逅百年京腔,便有了《青花蝶韵·京缀古今》这组融合东方美学的创作。作品以“青花瓷”与“京剧元素”为双核心,却跳出脸谱符号的传统表达,在器物与纹样间织就跨时空的对话。
青花是底色,取景德镇传统釉下彩工艺,以钴料勾勒出浓淡相宜的蓝白世界——瓶身流转着缠枝莲的婉转,茶具晕染着水波纹的灵动,鞋履刺绣中藏着蝶翅轻振的韵律,每一笔青花都延续着中式审美的温润雅致。而京剧元素则化作隐于细节的“缀饰”:服装下摆借鉴了戏服水袖的飘逸弧度,鞋头刺绣融入了靠旗的利落线条,茶具盖钮复刻了京剧盔头的精巧纹样,连瓷瓶耳饰都暗合了旦角发簪的婉约形制,让京韵在不经意间触达感官。
作品打破“古”与“今”的界限,既保留青花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材质本真,又赋予其京剧艺术的韵律感与故事性;既延续了京剧服饰、盔头的工艺精髓,又以青花的素净中和了传统戏服的浓艳,让两种经典美学在平衡中共生。从茶具的日常使用到服饰鞋履的穿戴体验,再到摆件的观赏价值,每件作品都试图让东方古典美学走出博物馆,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诗意,诉说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东方美学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