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0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地震救援机器人
学校名称:广东科技学院
参赛队伍:这一次,我要将失去的一切都夺回来
队伍编号:213678
参赛学生:陈梓诺 廖子桦 蔡梓宁 陈永嘉  
指导老师:张河利  
投票日期:2025年10月10日 00:00->2025年12月15日 00:00
请在微信端进行投票。点此扫描二维码。

详细说明

地震救援机器人——“覆迹寻生,智启希望”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全球地震频发,救援面临地形复杂、装备适应性差、探测能力有限等挑战。传统救援设备在极端环境下效率低下,亟需具备全地形通行、长效动力、精准作业与智能感知能力的新型救援机器人。

 二、机器人系统概述

本机器人集成多种先进模块,具备快速通行、精准破障、智能探测与物资投送等综合能力,适用于地震废墟等复杂环境。

核心模块包括:

1.前轮三角履带+后轮平底履带

前轮三角履带:越障能力强,可翻越0.8米障碍;

后轮平底履带:接地面积大,提供稳定支撑;

分工协作,提升能量效率与地形适应性。

2.气缸齿轮传动系统

抗低温(20℃仍保持82%效率)、维护便捷、抗干扰强。

3.双擎破障救援组件

氮气式破碎锤:高频冲击,精准破除混凝土等硬质障碍;

多自由度机械抓手:灵活抓取、搬运障碍物,支持样本采集;

二者协同,实现“破碎—清理”一体化作业。

4.3轴机械臂

模块化末端执行器,支持快速换装工具;

负载能力强(最大200kg),作业范围广。

5.红外传感摄像头(前置+后置)

前置:红外成像与测温,支持人员定位与环境监测;

后置:导航避障、团队协作与数据记录。

6.救援物资暂存舱

抗震设计,可存放生命救援、医疗、通讯等多类物资。

 三、创新亮点

结构创新:前后履带组合,提升越障与稳定能力,通道开辟时间缩短至452秒;

动力创新:气缸传动系统在低温环境下无故障运行;

协同作业:双擎组件实现“破碎—抓取”秒级联动,效率提升4.7倍;

智能控制:多传感器融合,支持远程操控与自主决策。

 四、结构可靠性

通过静应力分析验证关键部件(如机械臂底座、破碎锤连接板、抓手载体等)在极端负载下的安全性能,确保机器人在重载、冲击等工况下稳定作业。

 五、总结

“覆迹寻生,智启希望”机器人是一款集地形适应、破障救援、智能感知与物资保障于一体的高性能地震救援装备,旨在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升救援效率,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