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星球》聚焦“民族魂”数字艺术创新创意设计的社会热点与数字艺术表达。作为数据可视化艺术作品,以 “数字沙盘 + AR交互” 为核心形态,通过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传递低碳理念。
通过沙盘的宏观数据可视化(全球碳排放分布)→ 移动端的微观案例(区域措施)→ 个人行为引导(碳足迹测算),形成 “认知 - 理解 - 实践” 的完整链路。作品数据接口对接全球碳计划、环境部门公开数据库,确保数据实时性。
地球模型以 NASA 高精度地形数据为基础,叠加实时卫星影像纹理,通过算法模拟昼夜更替与大气流动效果,呈现 “悬浮星球” 的视觉质感。

“碳足迹计算器”,用户输入日常行为(如通勤方式、饮食结构、能源使用),生成个人年度碳排放量报告,并匹配 “减碳建议”。

通过输入想了解的城市名,会生成这个城市的专属能量环(达标城市为绿色能量环,未达标城市为红色能量环)。
点击“识别开始”后,通过Three.js实现AR交互,进行能量环识别,出现对应的数据及措施。

《碳足迹星球》让抽象的碳排放数据变得可感知、可参与,既具备艺术装置的观赏性,又实现了环保理念的轻量化传播。本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将 “宏大的环保议题” 转化为 “贴近个人的体验”—— 既用艺术手法降低公众对碳排放数据的理解门槛,又用互动设计推动个人行为改变,同时为社会协同减排提供可视化的沟通载体,最终从 “认知” 到 “行动” 双向助力环保与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