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0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文明的源代码--壁画符号与古汉字
学校名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赛队伍:乾坤数绘
队伍编号:210548
参赛学生:戴召贤  
指导老师:秦香岚  
投票日期:2025年10月10日 00:00->2025年12月15日 00:00
请在微信端进行投票。点此扫描二维码。

详细说明
本作品以 “数字技术活化非遗文化” 为核心,聚焦中国汉字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沉浸式视觉呈现与创意转场设计,串联起从远古符号到成熟文字体系的演变历程,让沉睡千年的文字遗产在数字语境下焕发新生,展现中华文脉的连续性与生命力。
作品遵循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构建清晰叙事逻辑,每个阶段均以数字技术强化文化表达。开篇的远古符号篇章,以动态化设计还原象形文字的原始形态,比如模拟甲骨文在龟甲兽骨上的刻痕质感,搭配古朴的光影效果再现先民 “观物取象” 的造字智慧;同时融入壁画符号元素,通过数字修复与色彩还原技术展现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符号文化的萌芽状态,让观众直观感受文字的起源。进入古文字演进篇章,作品依次呈现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的演变:甲骨文部分采用 “拓片动态化” 转场,让静态的甲骨文字符逐渐 “苏醒” 并联动组合;金文环节模拟青铜器的金属光泽与铸造纹理,通过镜头推进展现文字在礼器上的庄重感;石鼓文段落还原石碑的材质质感,以 “石面风化渐变” 转场衔接,凸显文字与载体的共生关系;大篆与小篆的过渡则采用 “线条简化动画”,直观呈现文字从繁复到规整的演变逻辑。而在今文字成熟篇章中,作品聚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风格突破:隶书部分以 “竹简展开” 转场,模拟笔墨在竹简上的书写痕迹,展现 “蚕头燕尾” 的字体特征;楷书环节通过 “墨迹晕染” 效果呈现字体的端庄规整,搭配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传递汉字的美学价值;草书段落采用 “笔触流动动画”,以灵动的线条模拟书法家挥毫泼墨的过程,凸显文字的写意精神;行书部分则以 “字迹连笔过渡” 转场,平衡实用性与艺术性,展现汉字在日常书写中的活力。
本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传统非遗传播的时空限制,以数字技术为桥梁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沟通纽带,尤其让年轻群体更易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与文化价值。它不仅实现了 “让非遗活起来” 的传播目标,更以汉字这一承载千年文明的文化载体为核心,唤醒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识,为数字时代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案例,也为非遗文化的年轻化、数字化传承探索了新路径。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