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稳产保供、创新增效、绿色低碳、规范安全、富裕渔民”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渔业现代化建设,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为实现助力“坚持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促进水产种业振兴,优化捕捞水产品供给”。团队通过研发性价比极高、作业能力强的轻型作业级水下机器人,促进海洋捕捞与水下开采产业的自动化发展,实现保护与开采海洋渔业助力海产品养殖的富民之路。
项目长期致力于解决困扰海洋养殖产业的潜水员人工捕捞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的难题。本项目与多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已实现在将产品价格平民化的同时,达到了人工作业效率。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处于行业最前端,团队不仅向消费者销售性价比极高的水下机器人,并将以类似滴滴打车的共享经济模式,对接购买机器人的用户、需要海鲜捕捞服务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从而提高水下机器人的使用频次,让用户快速回收机器人的购买投资成本,助力渔民早日致富。
同时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努力,项目团队初步和辽宁大连、山东威海的一些海参养殖企业、捕捞潜水员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将为样机的测试提供实地捕捞测试场地,并将成为项目机器人的第一批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