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抹茶”——四川洪雅茶文化创新设计
一、创意理念:“青瓦抹茶·农艺新生”
以“最美桌山”——瓦屋山为基底,融合传统抹茶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打造兼具农艺科技与视听美感的抹茶包装体系。通过“山茗、科技、新生”三重叙事,传递“天然馈赠、匠心传承、古艺新生”的核心价值,让消费者在品茗开装瞬间感知四川的底蕴与抹茶的灵性。
二、创意背景
1.文化历史悠久
洪雅茶叶文化历史逾两千年,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分支,核心围绕“千年传承、古道枢纽、工艺迭代”展开。洪雅茶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唐宋时期步入兴盛,成为茶马古道川藏线东线重要节点,茶叶经此远销藏区及中原。
2.产量与地里优势
洪雅地处北纬30°,背靠峨眉山,坐拥瓦屋山,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全县54%茶园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2024年底,全县茶叶在地面积达30万余亩,位居全省第一,年综合产值高达83亿元,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和产业配套。
3.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者健康理念提升,抹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中国抹茶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200亿元。洪雅作为茶叶产区,有望受益于这一增长趋势。
三、创新点解析
1.自然意象的动态呈现
(1)“瓦屋山形”外包装结构:外包装采用“瓦屋跃升”的阶梯造型设计理念,深刻挖掘瓦屋山的地貌特征,展现“瓦屋”名山的独有神韵。外包装分为上、下双层,上层外包可放置2盒内包,下层外包可放置3盒内包。
材质结合非遗文化:整体采用再生环保灰板纸材质,体现立体大气,运用压印工艺来凸显文字,提升细节质感;表面采用洪雅独有省级非遗——雅纸,其纸张力好、质感舒适、宜书宜画。包装表面采用雅纸不仅能体现抹茶的高端品质,还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传统造纸技艺的魅力。
(2)“平顶桌山”内包装结构:以齿轮齿条传动、丝杆螺母起升为核心,将机械美学与茶道仪式结合,打造“开装如启动茶山”的沉浸式体验,传递“科技赋能技艺,匠心唤醒自然”的核心理念,突出瓦屋山作为亚洲第一、世界最美“平顶桌山”的四川元素。
视觉设计:将内包装向两端拉动时,茶罐上下升降可呈现“茶山渐显”的动态画面,提升观赏性,在开盒过程中宛如打开一座精致的茶山,具有丰富的互动性和视觉欣赏。
采用食品级材质:内包装材料选用食品级不锈钢,坚硬触感呼应“科技艺术”的主题,金属质感突显瓦屋山“厚重雄浑”的气势。
(3)“竹节”茶罐:抹茶采用“竹节”筒形罐身容纳,其竹节外形自然分段纹理打破长条形的单调感,视觉上层次分明、简约耐看,同时进一步突出四川文化元素,竹节造型自带“自然、原生态”的心理暗示,与抹茶“无添加、源于自然”的产品理念形成呼应,提升消费体验好感度。每支罐体填充25g抹茶粉,内包装每盒设置16支罐体,并按照 “瓦屋四季”设计4种不同口味的抹茶,映衬瓦屋山四季景致:春茶嫩绿、夏雾朦胧、秋叶金黄、冬雪皑皑),增强贮藏品质,提升品位层次。
采用食品级材质:筒形罐身材料同样选用食品级磨砂不锈钢材质,薄壁中空结构如“竹节”,质感轻盈,手感凸显质感,增强消费者体验。
2.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
非遗茶艺传承:山水孕育的茶基底,洪雅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种茶史超千年,是四川传统产茶大县,环境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高,盛产洪雅绿茶、高山云雾茶,为茶艺提供“鲜爽醇厚”的原生茶材,2025年通过非遗展演推动产业升级;传承延续手工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诗词浮雕纹样:包装侧部印有千古第一文人——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浮雕诗句,通过触摸可感知文字凹凸,增强文化沉浸感。
3.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包装正面突出品牌名“瓦屋山抹茶”与核心卖点:“高山绿茶”、“匠心品质”、“非遗传承”;背面以信息图表形式展示茶叶原材料、产地等,兼顾美观与实用性。内外包装与罐身均设计为可叠放结构,便于收纳与携带。
四、社会价值
1.创造就业岗位
洪雅县抹茶产业的发展可进一步创造当地就业岗位,从茶叶种植、采摘,到抹茶加工、销售等环节,能吸纳大量当地劳动力,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2.非遗文化创新
洪雅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抹茶产业的发展可以与当地的竹编茶艺等非遗文化相结合。通过举办抹茶文化节、茶艺表演等活动,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茶文化,提升洪雅茶文化的影响力。
3.促进农业发展
抹茶产业可以提高茶叶的利用率,除了春茶的优质鲜叶用于制作高档抹茶外,春茶后期以及夏秋茶的鲜叶也可以作为抹茶的原料,避免了茶叶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茶农的收入。
五、应用场景
1.高端礼品市场
商务赠礼、节日礼盒、婚庆伴手礼。
采用礼盒套装形式,可搭配山形书签、茶艺手册等周边,提升礼品价值感。通过包装传递“以茶会友、君子之交”的东方礼仪,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品味的追求。
2.年轻消费群体
办公室茶歇、下午茶聚会、社交媒体分享。
通过“科技赋能传统”的理念,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创新与科技质感的追求。罐装“量贩茶桶”,罐身印有“瓦屋山”打卡二维码,扫码可获取茶园VR体验或茶艺教程。通过手机APP连接包装,可听到“山间鸟鸣”、“采茶歌谣”等环境音乐,提升沉浸感。
3.伴手礼市场
景区纪念品、地方特产店。
包装融入瓦屋山地图元素,标注“世界最美桌山”等地理标识,强化地域特色。附赠“瓦屋山茶文化”明信片,可寄出分享旅行体验,形成二次传播,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将瓦屋山的“自然、文化、工艺”三重优势转化为视觉语言,在抹茶市场中建立独特辨识度。
结语
包装设计以“瓦屋山”为灵魂,将抹茶的细腻与山水的壮美融为一体,通过创新结构与文化符号的转译,让每一份产品都成为传递自然与文化的媒介,为消费者带来“心动、思静、致远”的品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