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与建设依据
学院当前药物分析实验室管理依赖线下纸质申请与简单线上登记,存在数据零散、跨部门协调困难、安全管控滞后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科研对实验室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的需求。为破解这一困境,实现“整体管控、全员参与、安全共创”的管理目标,特规划建设本信息化管理平台。
方案建设严格遵循教育部多项核心政策要求,包括《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药物分析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药物分析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等文件,全面覆盖安全定期检查、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考核问责等关键要求,确保平台建设合规性与权威性。
二、建设原则
平台坚守七大核心建设原则:一是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采用先进技术架构的同时保证操作便捷、贴合实际需求;二是可靠性与稳定性,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峰值场景下保障数据不丢失;三是易用性,界面简洁直观,用户登录后点击不超过3次即可直达核心功能,普通用户培训2天即可上手;四是可扩展性,预留系统对接接口,支持软硬件升级与功能迭代;五是安全性与保密性,建立统一权限管理机制,防范非法访问与操作;六是健壮性,具备完善的出错处理与故障恢复机制,全程记录操作日志;七是总体性,整合学校现有IT资源,消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
三、技术要求
(一)技术选型
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J2EE框架开发,兼容主流浏览器;以Java为开发语言,具备跨平台优势;搭配Oracle数据库保障海量数据存储安全高效;采用Activiti流程引擎支持业务流程自定义;通过RBAC权限管理实现精细化访问控制。
(二)性能保证
支持5000人以上并发使用,业务高峰时服务器运行稳定;简单操作响应时间≤0.5秒,复杂查询最长不超过5秒;兼容PC端与iOS、Android移动端,支持H5自适应页面;具备多重数据备份机制,每日自动异地备份,屏蔽SQL注入风险,保障系统安全。
四、核心建设内容
平台覆盖实验室管理全流程,核心功能包括:一是综合管理,整合实验室信息、仪器设备、用户部门等基础数据,支持信息发布与文档下载;二是安全管控,建立自查、巡查、隐患整改的闭环体系,实现危化品从申购、入库、领用至废弃的全周期溯源;三是资源共享,搭建实验室与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支持在线预约、审核、计费与使用评价,配套黑名单管理规范使用行为;四是设备管理,涵盖设备维修申请、审批、统计与借用积分管理,逾期未归自动列入黑名单;五是安全准入与责任签约,实行安全考试准入制度,通过三级签约机制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六是掌上平台,支持移动端业务办理、移动审批、消息通知与数据查询,打破时空限制。
五、建设目标
1. 梳理全校实验室信息,摸清实验室、人员、设备、危险源底数,实现分类分级管理与责任到人;2. 实现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全程可溯源,强化师生安全意识;3. 建立多元化线上安全检查体系,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降低安全风险;4. 打造全生命周期安全内控体系,覆盖实验室建设、使用至废止的全过程,为教学科研保驾护航。
六、售后服务
平台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涵盖系统缺陷修复、应急故障处理、需求变更支持、技术文档提供与长期运行维护。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针对突发故障及时排查解决,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持续支撑;同时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学校管理需求优化功能模块,确保平台长期适配实验室管理发展。
七、应用价值
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重构实验室管理流程,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工操作与沟通成本;通过全流程安全管控与风险预警,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通过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实验室与大型仪器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为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安全、规范、便捷的管理支撑,推动实验室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