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说明
苗族服饰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民族风情主要是以苗族的服饰及风俗来体现,门扇上婀娜多姿的苗家阿妹别有一番风味,苗族的手工刺绣绣在圆扇上给人一种古典美,由此达到古今相结合的效果。苗族服饰图案是件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应用于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图案背后的意义和由来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感性经验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威宁彝族的撮泰吉,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是彝族重要的信仰民俗,它反应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其面具浸透了一种原始的积淀;前额突起,鼻子直长,以明显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记。没有眼珠和牙齿,只在相应的部位剜出孔穴以表示眼睛和嘴巴;没有眼珠的空洞,似乎能穿透千年的岁月,人与神、生与死都变得模糊。单纯、稚拙、懑憨、怪诞是“撮泰吉”面具的整体风格。
也许我们淡忘了祖先曾遗留给后人的精髓,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们都在深刻的学习古老文化,将其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