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金银花又名密二花,主产于伏羲山区域,品种多为青毛花、长线花。因紧靠嵩山山脉,伸向东部平原的最东部,海拔700-1100米之间,由于春天受春冬之交,东南季风和南下寒流交替冲击影响,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暖、寒交替冲击下,密县金银花与其它金银花的形态特征,生态特征、物理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密县金银花的特征表现为:宣散风热,善清解血毒,它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
新密金银花种植栽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人工栽培金银花的发祥地。据考证明代已开始栽培,有五百余年历史。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8年)修订《密县志》记载:“鲜者香味甚佳,山中种植者多,颇获利”。新密(密二花)种植栽培技艺已经列入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7月,“密二花”成为新密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隗镇传统舞狮大铜乐是从明末传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狮舞、大铜乐是民间文艺的大荟萃,是各种音乐艺术的大展演,它集合着流行中原民间的几乎所有门类的表演艺术。充分展示了中原地区优秀的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存在状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大隗舞狮大铜乐曲具有“龟兹乐”声调气势和风格的特征,传统民俗文化的特征,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的特征。舞狮的舞蹈动作,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弘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演出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发展变化,充分显示了群众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密玉是新密市特色矿产资源,又称“河南翠玉”,由其生产加工的玉雕产品造型美、作工精,久负盛名。密玉雕刻技艺经过历史发展,代代传承,既有对中国传统雕刻工艺的继承,又有俏色设计、运用的技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雕刻技艺。
密玉雕刻技艺主要分为相料、设计、画活、雕琢、抛光等五大环节。第一步相料,是对密玉原石的形状、色泽,以及色带的走向和绺裂的大小进行仔细审看,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二步设计,从一块密玉的形状、颜色分布、绺裂的走向,考虑这块原料适用于制作人物、动物、花鸟、瓶素等主题,设计出最适合这块密玉原料的最佳雕刻方案;第三步画活,在密玉原石根据设计构思,画出设计制作玉器的最初图形;第四步雕琢,按着图形线条,用磨具雕琢作品雏形。然后再画活再雕琢,及时纠偏,达到完美无缺;第五步抛光,分为手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两种,多数要手工、机械抛光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