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微信小程序
咨询电话: 4006-010-699(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聚焦两会 | 大力发展产教融合,他们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03-11 16:45:37

2024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陆续公布的政协提案中,“产教融合”议题备受瞩目,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

全国人大代表于旭波: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式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代表说,企业站在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前沿,要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式,支持制造业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开展高端人才培养,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于旭波代表表示,行业领军企业开展高端人才培养优势明显,既能有效解决产教脱节问题,培养更贴近企业、行业、产业需求的人才,又能系统提升重点行业领域科技人才的基础理论水平和科研创新实践能力,还能倒逼企业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的同时,为国家输送更多卓越工程师,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校是重要力量,要着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改革,一体推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说,要把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向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新跨越。

金力代表说,高校要大力培养创新者,加快走融合创新之路。要发挥高校基础学科优势,与头部企业合作办新工科,协同攻关、合力育人,增强引领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他建议,支持高校构建长周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把产教融合纳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校与企业协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委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当前,基础研究对于抢占未来新兴产业制高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新技术、新业态的催生越来越依赖于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成果。

建议相关部门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基础科学中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其中,打造创新联合体;完善杰出科学家支持政策,统筹人才、项目两种支持模式,既产出科研成果,也造就一批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和优秀青年科学家团队。此外,还应着力破除“五唯”,加强制度设计,完善人、财、物等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卓越工程人才是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表示,当前,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培养工程人才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但是尚未建立起各方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生态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的合力。

为此,钱锋建议,一是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在专业能力方面,着重加强学生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前沿科技、实验设计和研究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数字化技能方面,制定面向我国所有工科生的数字化技能通用要求,强化工科生数字化技能培养;在通识能力培养方面,着重加强工程经济、工程伦理、国际化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系统和全局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是创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塑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创造性实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建设类企业环境的仿真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是打造政产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出台更为有效的举措,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 马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一个深切感受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校要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中,真正做到“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展现出高等教育应有的担当。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阵地,要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善作善成。

一是高校要加强党对战略人才的领导。高校承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科技使命,高校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搭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干事创业的平台,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保驾护航”,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核心技术人才。

二是高校要重视形成战略人才团队的拳头效应。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紧跟国家需要,主动联合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形成人才合力,在涉及多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新兴领域,组建一批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形成战略人才团队的拳头效应,集中力量解决科学技术难题。

三是高校要充分激发战略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争夺战略人才是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方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求我国高校通过改革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战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高校要在战略人才的管理和服务中,坚决破除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优化学术生态,为战略人才松绑,激发战略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使战略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全身心投入到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上。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在线咨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